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信息 >> 职工之家 >> 职工文化
明镜高悬 勤政廉洁
来源:选着来源     时间:2016-04-25 14:31:49     【字体:
 
    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4月16日,新能源发电分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浮梁县廉政教育基地——有着“中国第一县衙”的美称的浮梁古县衙参观学习。
    进入基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位于“文化长廊”顶部,由一块完整大理石雕刻的“浮梁天书”,传说它凝聚了浮梁千年的灵气,因此当地还流传着“摸摸浮梁天书,代代能当尚书”的说法。
走过石牌坊,过了城门楼,这便进入到浮梁古县衙区域。一进县衙大门,石狮矗立左右,就能非常醒目地看见两侧悬挂着的“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的楹联。县衙通过此楹联告诫历任官员要勤政廉政、脚踏实地为民执政,造福一方百姓。
紧接来到亲民堂,“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的楹联无异于在再次告诫到任的为官者苍天不可欺,民心不可负!如若欺民,无异于自欺欺人!
    转入二堂和三堂,透过古朴沉香“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执其平,还酌其通”、“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楹联,不难看出只有抱定“民心即在吾心”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真正彻底的体民心、顺民意、惠民生,切实的让作风建设从内而外、由浅及深,将平实的为官之风贯彻始终,方得在始终的道路上,永远前进。为官一任,并非高高在上,正因为父母之官才能更加体恤民意之苦,不负百姓之托。这些楹联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其良好的教化功能,是廉政文化的一个侧影,同时也体现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人们追求执法严明,以廉德治国的良好愿望。
    跟随队伍走进县署后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香山别墅,别墅少了一份奢华多的是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轻吐气息,刹那间的恍惚,觉并非处身于县衙之中,这份幽静似乎在告诉着住进此处的官员们时刻都应保持自身警醒,修身养性,终维持自身品格而非奢靡烂醉。顺目而去,门口石碑上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赫然在望,纵观白居易的一生,桀骜不驯,何其洒脱!虽失意于官场,但依旧能清贫自守,不忘百姓之疾苦,身处逆境仍能勤于政务、体恤民情,这样的道德操守无一不为后世官员树立了榜样。
    踏着沉甸甸的脚步将浮梁古县衙走过,一句句楹联、一首首诗句似乎都在告诫一代代后来者们:何为清廉何为为官之道。虽有百年之隔,但如今看来依旧真实切肤。古人云:“仰以察古,俯以观今”。浮梁古县衙的历史无疑是厚重的,但比历史更为厚重的应当是“清勤慎”三字箴言,它既是官员的自我勉励,也应当是官员的自我警示。为什么当官,当怎样的官,这都是值得探讨的严肃问题。在学习和传承浮梁古县衙历史警示意义的同时,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高悬明镜,勤政廉洁,做一名坦坦荡荡的党员,问心无愧的干部!(叶鲁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