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双溪乡有一片美丽的高山草场,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宜人,山巅几头牛儿点缀其上,蓝天白云青山绿草构成一副唯美的人间仙境。
2015年10月,一支头戴红色安全帽的队伍,沿山脊缓步而行,步伐坚定沉稳,他们将这里创造另一番风景。
时至今日,6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片高耸云端的山脊上,上犹江电厂仙鹅塘风电工程项目部披荆斩棘,战寒冬,斗酷暑,一期工程16台风机傲然挺立,源源不断的绿色电流奔向远方,书写了江西公司新能源建设的厚重一笔。带领这支队伍将江西公司新能源发展蓝图付诸实施,将梦想变为现实的领头人,就是上犹江电厂工程部主任兼仙鹅塘项目部经理陈星。
心怀感恩担重任
上犹仙鹅塘风电工程业主单位是江西公司新能源发电分公司。该工程由上犹江电厂负责包建,为江西公司系统三级单位中第一个独立包建风电工程的项目。江西公司对该工程非常重视,要求上犹江电厂调集精兵强将,全力以赴,确保该工程建设安全顺利推进,早日投产发电。
陈星,这位全程参与了跃洲、峡山两电站建设的年轻中层干部,以其积累的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的优势,进入了厂党政班子的视野。当该厂领导找来陈星谈话时,陈星没有任何犹豫,他以坚定的信心向领导表示:“无论困难多大,我坚信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支持下,一定能建好仙鹅塘风电工程,感恩领导的信任,不负领导的重托,努力向江西公司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5年10月10日,陈星带领项目部人员刚进驻,尚未站稳脚跟,困难就到眼前。到仙鹅塘风电场的道路原定从高洞村G220国道接入,经洋绸至仙鹅塘接入场内道路,但地方政府主导的G220国道建设推后,原道路方案无法实施,新方案改为经X381县道-双溪乡-204乡道-水头村,从水头村村道接入。进厂道路方案的改变带来的一大难题,就是延误施工时间。因方案改变,进场道路改道,重新测量设计线路,用去了宝贵的2个多月,8月进场道路才开工建设,至10月份进场道路仅修了1.5公里,如果不打破常规,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仙鹅塘风电项目将严重滞后工期计划进度。
面对困难,陈星迎难而上。10月进场道路通往山下的K7段通和往山上K10段均遇坚石区,爆破作业进度缓慢,日进仅几十米,工程陷入困境。面对道路施工严重滞后的现状,陈星打破固定思维,利用发达网络,在网络上查到一款名为奥维地图的导航软件,利用奥维地图下载双溪乡高清卫星地图,将地图制作成高清图片导入至设计院发来的进场道路CAD图中,将CAD线路图与卫星地图合在一起,视野一下由原来的生涩图纸、呆板数据变为具体图象清晰呈现眼前,连当地的村民都能根据新图看出道路走向。在此基础上,陈星请来当地熟悉地形的村民,仔细讲解道路的走势,经过的村庄、山坳、河流,告诉陈星至少能找到3处便捷的路线。思路一打开,项目部人员带着图纸,请老乡作向导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进场道路周边的所有山间小道几乎走遍,终于甄选出了确实可行的2条山下临时便道和1条山顶便道,由刚进场时2个道路开挖面,增加为进道路7个开挖面,由原来的2点施工,变为后续的遍地开花,多点同时施工,施工进度明显提升,12月顺利完成江西公司预定的年底完成16公里道路考核目标。上级公司到现场检查工作时,看到陈星项目部采用的卫星地图结合CAD图纸的创新模式后,大加赞叹,并派其它工程项目部人员来学习取经。陈星以他的智慧搬掉了阻拦工程实质开工的拦路虎。
满怀真情干事业
进场改道后的方案途经村庄,沿线涉及村民多,土地归属情况复杂,且还涉及20多座坟,征地迁坟工作难度远非常人能够想象。虽然征地协调工作难度非常大,但是陈星从一开始就坚信,只要真心投入,真情付出,进场道路征地问题一定能解决好。
进场道路K1段需设置一个弃渣场。此弃渣场位于一小山坳中,占地面积约4亩,面积虽小但涉及的农户却有十多户,这些农户户主都是兄弟叔侄,因家族人丁兴旺,岁月变迁,这小小的4亩地也随之分成了十几份。因地块属家族内部分配,年代久远了,地块归属也变得错综复杂,况且又无纸质证明,产权界址不明,给这块土地的征地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政府工作人员从中调解后分不清土地权属界址,后续工作无法进行。于是,陈星带领项目部工作人员,一家家登门拜访,不懈努力,硬是将涉及弃渣场的十几户人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理清理顺,谁是谁的兄弟,哪个家族哪个人说话有份量,谁正直,谁小心眼多,谁文化素质高些,应该找哪家人协商才有用等等。从一名局外人,硬是做成了局内人。在陈星入情入理的劝解疏导下,这十几户人家相互提防的疙瘩解除了,在乡、村两级组织的见证下,合情合理的明确了各户的土地界址,在你谦我让中分配了征地补偿款,弃渣场征地工作难题如愿解决了。
进场道路施工到水头村黄坳窝时,涉及到当地村民曾隆文的一块地,曾隆文前来阻工。曾隆文家里穷,文化承度低,说话做事认死理,性格急燥,好不容易儿子考上了大学,却不幸得了抑郁症,在赣州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性格的原因加上家庭的不幸使得曾隆文心理扭曲。做通他的工作,困难可想而知。果然,曾隆文和陈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约好上午9:00到,他却出去赶圩;约下午2:30到,他又去砍柴。陈星没有办法,只好清晨7:00赶到他家,守候在家门口,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有一次曾隆文在赣州照看生病的儿子,陈星和同事带着慰问品赶到医院看望。陈星的诚意感到了曾隆文,他忍不住落泪说“别人都说我一家人有病,只有陈经理却像父母官一样关心我、尊重我,我的那块地,你们该怎么征就怎么征吧,我相信你们”。这件事圆满解决后,陈星在当地村民中赢得一片赞叹声,而后续的征地工作也变得更加和谐了。
坚韧不拔克难关
仙鹅塘风电工程属于典型的高山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条件极为艰难。险竣的山势和起伏的山峰,道路能修上来吗?材料设备怎么运?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困扰着陈星。
集电线路7#风机位至升压站下山段几乎无路可走。经GPS工程测量,仙鹅塘风电场集电线下山段水平投影长度2080米,沿山坡实际斜长2386.94米,升压站起点高程557.45米,7#风机位山顶终点高程1279.61米,全程高差722.16米,平均每百米高差达34.71米,其中K0+400—K0+800,K1+200—K1+400段平均坡度达40°,局部坡度超过50°。如此大的坡度,无法机械施工,材料运输困难,必须优化设计。设计人员规划了左线方案、右线方案、中线方案,但是通过实地勘踏,最终结果是无论走哪条线难度都很大,优化已无可能,没有办法只有攻坚。
所谓的办法是什么呢?马帮运输、人工倒运、索道运输、管道溜送等,各种办法只要能想到,尽在其中。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陈星带领施工负责人员,一步一步沿着陡峭的山坡,根据地形情况,与施工人员共同商定采用什么样的运输办法,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安全防范措施,需要多少人力,逐一落实安排好。在实施过程中,陈星带领工程部全体人员,在危险地势上,进行安全旁站,像年轻的父母看着蹒跚学步的幼儿一样,严密监视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隐患,不敢有丝毫的闪失。历经4个月的艰苦奋头,硬是将4100多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的材料运输至各施工点,以每天50—100米的速度在陡峭山坡完成着电缆沟的浇筑,护送一座座风机的安装不断向远处延伸。
经过艰苦的努力,2016年12月仙鹅塘一期16台机组投产发电,至2017年6月累计发电4400万度,创造产值2684万元,月平均发电量达到了733万度,效益非常可观。
仙鹅塘后续33台风机安装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陈星和他的团队没有停止拼搏的步伐,雄姿英发迎接新的挑战,谱写高昂的奋斗者之歌。历经风雨,始见彩虹;踏平坎坷,铸就丰碑。这就是陈星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以坚毅的品质和赤诚的担当展现的伟岸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