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信息 >> 职工之家 >> 先模风范
传承共青精神 唱响奋斗之歌
来源:选着来源     时间:2017-08-16 10:28:38     【字体:
共青江益光伏电站位于共青城市江益镇红星村,设计容量27万千瓦,占地面积6000亩,分两期建设。今年3月12日,一期工程破土动工。6月29日16时48分,共青江益光伏电站一期工程首批6.5万千瓦一次性全额并网发电。这是新能源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用特殊方式向党的生日献上的厚礼。
一、弯道超车,做光伏建设的“探路者”
面对光伏开发过热、政府审批收紧的宏观形势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环境,共青江益光伏电站要取得核准看来难乎其难。新能源分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潮流,弯道超车,逆势而上,努力做光伏建设的“探路者”。我们利用自身优势和良好业绩,坚持理念自信和创新取胜,坚持应用前沿科技和尖端技术,坚持政府叫好的“光伏+投资”“光伏+产业链”等多元开发模式,百转千回,得来不易。
共青江益光伏电站是全省首个太阳能利用与智能微电网相结合的创新型项目,建成后将是新能源分公司打造的又一示范基地和新标杆。
二、齐心协力,做施工建设的“奋斗者”
项目理念最好只是蓝图,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实干。为了把共青江益光伏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我们十分重视施工建设管理,在资源投入、人员配备、责任划分等方面落细落小落实。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吃住在项目部,领导变室友,交流零距离;其他领导分头把关,驻守现场,与大家一起早出晚归,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我们每周召开一次工程建设协调会,解决施工重大问题100多个,平均每天至少遇到一个重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为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确保施工建设管理无缝衔接,我们不断调整和倒排施工节点,将工期精确到“天”,任务落实到“人”,工作日清日结,进度一日一报,关键节点实时跟踪,即时汇报。同时,要求参建单位在提早备足原材料的基础上,对安全、质量、工期、节点目标和参建人数、机械设备台数、施工模板支架数量等分解细化,每天盘点,每周总结。大家齐心协力,战天斗地,顶风冒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奋斗场面。
安全质量是基础。施工建设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安全和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共青江益光伏电站在地质复杂、环境恶劣和施工艰难的条件下,施工现场数百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施工机械昼夜轰鸣,穿梭不停,至今未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实现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目标,这是最让我们欣慰的事情。
三、协调协同,做项目管理的“耕耘者”
在工程建设词典里,永远没有“容易”这个词,尤其是光伏项目,难事一大堆,矛盾一大堆。我们领导班子把实现“6·30”目标当作第二次高考,把担当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竭尽全力,合心合力,各负其责,不辱使命。
外送线路横穿昌九公路,跨越工业园区,横跨候鸟栖息地,涉事单位要求改变输电线路径。重新勘测、重新设计、重新审批,费时费力,该怎么办?
村民拿着民国时期的地契漫天要价,软磨硬缠,阻工扰工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憨厚的村民,你能发脾气?
全国各地光伏争先恐后追赶“6•30”节点,设备紧俏成卖方市场,交货滞后,设备本该不是问题,却成了头等大事,不解决能行吗?
类似问题层出不穷,每个都是关键,处理不好,影响大局,不解决不安心,慢解决不踏实,我们如履薄冰、心急如焚啊!
一事当前,我们的处理原则是:维护企业利益,照顾对方诉求,换位思考,真诚沟通,寻求折中办法。因此,很多看似束手无策的问题柳暗花明,迎刃而解。
四、扎根筑魂,做信念坚定的“引领者”
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组织保证,让党旗在建设工地高高飘扬,我们在项目部设立临时党小组,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党小组长,3名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其中,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在建设工地开展。工会发挥联系职工的桥梁作用,不分甲方乙方,全方位全覆盖,面向全体参建人员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6·30’劳动竞赛”,重奖有功之臣。
我们要求机关各部门面向建设工地,服务发展,服务项目,服务一线。财务部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按业务量和时间节点足额拨付工程费用。计划部督促设计单位及时提供施工图纸,驻扎厂家监造设备。工程建设与安监部门注重质量检查考核,提早作好生产准备。政工部组建党员、青年两个突击队,掀起施工建设高潮。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的示范力、感召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党委主要负责人徐由广像钉子一样牢牢固守在工地,与项目部职工同干同吃同住,身先士卒,以表率作用影响身边群体。在工地,开工最早的是党员干部,离开最晚的是党员干部,行动最快的是党员干部,想到自己最少、牵挂大家最多的也是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挺在前头,干在实处,彰显的是党性,树立的是标杆。
在这次“建功6·30”活动中,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光伏电站,还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年轻团队。这将是我们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这支年轻的队伍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努力为“建设一流企业,助力弯道超车,再造江西公司”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