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反腐倡廉建设 >> 法规制度

江西分公司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指导意见

来源:中电投集团公司江西分公司      作者:监察审计部      时间:2010-11-30 17:58:11       【字体:

     为适应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推进分公司系统惩防体系制度建设,按照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要求,结合实际,特出台分公司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思想引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从岗位、部门、单位三个层次,认真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在控制滋生腐败和潜在风险上量化为具体防范目标,从制度层面解决廉洁风险防控对象、责任主体、运作方式、成果运用、工作评估等问题,切实做到每项工作、每个领域都能用制度管事、管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链”。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燃料管理、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投融资等腐败现象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做到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
(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做到配套完整,
形成体系。
(三)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做到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四)维护反腐倡廉制度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
    三、指导意见
    加强教育要靠制度来保证,强化监督要靠制度来落实,有效预防要靠制度来深化,严肃惩治要靠制度来规范。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就抓住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根本。现从惩防体系建设的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四个方面对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一)反腐倡廉教育制度
    1、构建思路
    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通过加强对党纪政纪条规和反腐倡廉理论、方针政策以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思想道德基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不想”腐败的环境。主要从教育的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组织实施、考核等方面分析在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根据权力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突出对干部和高危岗位人员的拒腐防变思想教育。
    2、制度构建
(1)建立健全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重点制订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安排反腐倡廉理论学习。除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外,还必须强调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重要论述、党章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廉政党课的要求;健全和利用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讲政策讲纪律,提醒打招呼,把廉洁从政教育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定期举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训中要开设廉政教育课程。
(2)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岗位人员教育机制。重点制订岗前、岗中廉洁从业教育制度、案件通报学习制度以及警示教育制度。
(3)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党员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重点制订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党的正常生活之中,使反腐倡廉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丰富和发展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创建活动。要结合企业特点,创新性地开展流动党员的教育工作。
(4)完善党风廉政教育检查制度。要对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发现先进典型,利用先进事迹宣讲等形式创树先进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以剖析重大典型案例、制作警示录等手段教育和警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
(二)反腐倡廉监督制度体系
    1、构建思路
健全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不易腐败的环境。主要从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从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从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等的监督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监督失控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要注意监督中发现问题的责任追究,以防制度失效的风险。
    2、制度构建
(1)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对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以群众公开推荐与领导推荐相结合以及公开竞聘的方式,加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民主;探索推行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
(2)强化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向上级纪委(纪检组)述职制度;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立、合并、撤销或更改名称,以及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必须征求上一级纪委(纪检组)意见的制度;针对形势任务制订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制订和完善上级部门参加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党员定期评议党委(总支、支部)成员、巡视工作、党委向党代会定期报告工作、上级纪委支持和协助下级纪委加强对其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监督等方面的监督制度。
(3)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廉洁自律规定等情况的监督,重点制订和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特别要对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进行规定。
(4)以违纪违法案件高发多发的领域为突破口,加大监督制度建设的力度。加强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的监督,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同级纪委意见制度,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积极推行财务“阳光管理”工程,通过信息联网、电子化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约和监控企业资金支配权的运行,减少人为因素;建立健全财务运行公开制度,只要是不涉及企业安全及保密的资金支出,都必须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加大对物资、燃料管理的监督,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以招投标环节为重点的监督;实行项目审计结果追踪管理制度,凡是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都要明确责任,追踪监管,认真纠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屡查屡犯的制度措施;加大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及重要人事任免等实行集体决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5)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监督。重点制订和完善纪检监察机构协助党委(党组)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组织协调制度;完善效能监察工作制度、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制度、党风廉政分析会制度,特别要在探索述廉议廉结果运用方式并发挥其监督效用方面建章立制;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工作,建立健全巡视成果运用机制,完善巡视人员管理办法。
(6)加强内部审计等其他方式的监督。重点制订和完善对领导人员的任中和离任审计制度;完善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以及财务管理混乱、经营管理薄弱、违法违纪问题突出或出现重大资产损失和财务危机的企业的专项审计制度;加强以效益为中心的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制度建设,特别要在审计结果公告和运用方面建章立制,固化审计成果。建立和完善企务公开、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中层干部、委派推荐董事、监事、职工董事等制度;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制度的建设。
(三)反腐倡廉预防制度体系
    1、构建思路
健全防范腐败的预控机制,把预防腐败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的反腐倡廉制度链,形成不能腐败的环境。主要从治理结构、组织构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特别要注意发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业务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2、制度构建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制订和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简称“新三会”)的管理制度,针对“新三会”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与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简称“老三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权、执行权制度;推行党委书记与总经理分设,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等权力制衡机制。
(2)建立结构层次科学,权责分配合理的组织体系。重点制订和完善分公司与所属单位,以及企业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
(3)从重点领域、重要部位、重要环节入手,健全内控机制。在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燃料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重大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用人管理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等环节完善制度建设,重点强化财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分级管理制度;建立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保障制度,解决“小金库”问题;在建立岗位交流和职务禁入制度以及燃料、物资供应商准入制度方面进行突破;建立健全网上招标和采购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行工程预算追加限额制度,因市场变化需要追加的工程预算,要严格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减少腐败机会;完善评标专家库动态管理制度,凡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合谋串通、泄露标底的专家库成员,终身取消其评审资格;健全不良行为记录和黑名单制度,对在招投标过程中有行贿及围标、串标等行为的投标企业,要记录在案,降低资质,在一定期限内取消投标资格;抓紧制订和完善职务消费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公务事项回避制度、燃料盘点工作制度、燃料估价审核管理办法、审计意见实施后评估办法等制度,加大对结果公示制度、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等制度的运用;建立完善投资风险管理、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价办法;重点建立起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工程建设、燃料管理、物资采购、干部选拔任用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信息收集和分析,强化流程控制,提高预防腐败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利益协商与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严格保护和奖励举报人制度,提高发现腐败行为可能性的基本途径,保护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四)反腐倡廉惩治制度体系
    1、构建思路
健全查处腐败的惩戒机制,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警示、惩治作用,形成不敢腐败的环境。主要从当前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面,查找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上的缺陷带来的风险。
    2、制度构建
(1)完善惩治腐败的企业规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特点,细化企业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要加快建立用人不当的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等制度。
(2)完善信访举报受理、案件线索排查、办案协调与通报等制度和机制。
(3)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加强重点领域案件查处工作。
(4)建立重大案件督导督办机制,建立健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的指导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对有案不查、办案不力甚至阻挠办案的领导班子、执纪执法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建立健全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纪律要求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四、目标要求
    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
求,重点加强对各直管单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情况的检查,推选试点单位。由分公司监察审计部组织专门的制度建设攻关小组,指导和配合试点单位开展制度建设;2011年6月,试点单位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初步建成;2012年6-12月,系统各单位以试点单位为标杆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
    各直管单位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的宣传教育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制度的学习宣传,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为制度的全面落实奠定思想基础;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的反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对反腐倡廉建设综合信息进行分析,检验制度质量,了解执行效果,掌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附件:中电投集团江西分公司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参考目录
 
 
 
 
 
附件:
中电投集团江西分公司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参考目录
 
序号
制度名称
备注
反腐倡廉教育制度
 
1
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制度(要全面谋划从领导干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全体党员干部到普通职工群众的廉洁从业教育方式和频次,对需要进一步细化实施程序的制度,另建具体制度。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讲廉政党课、新提拔干部岗前廉政培训以及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高危岗位岗前、岗中廉洁从业教育、案件通报学习以及警示教育等方面的规定,可以在制度中直接进行规定。对一些重要的会议制度,则应制定具体的实施程序制度,如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制度数量力求少,尽量合并同类项;制度内容力求全,做到横向到边;制度质量力求高,做到操作性强。
2
领导班子成员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3
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4
反腐倡廉三项谈话制度
 
5
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包括党支部学习、基层党员轮训、流动党员教育等全体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培训)
 
6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
 
7
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制度
 
反腐倡廉监督制度
 
1
党务公开制度
 
2
企务公开制度
 
3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跟踪及后评估制度
 
4
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
 
5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制度
 
6
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中层干部制度
 
7
党委向党代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
 
8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9
上级纪委支持和协助下级纪委加强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监督制度
 
10
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实施办法
 
11
党风廉政分析会制度
 
12
惩防体系建设联席会制度
 
13
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
 
14
关于实行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制度的规定
 
15
纪检监察巡视制度
 
16
纪委书记向上级纪委(纪检组)述职制度
 
17
纪检监察干部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度
 
18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管理办法
 
19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20
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21
效能监察管理制度
 
22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制度
 
23
基建工程管理监察办法
 
24
大修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监察办法
 
25
燃料采购管理监察办法
 
26
物资采购管理监察办法
 
27
招标监察办法
 
28
财务监督管理办法
 
29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30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31
燃料管理审计办法
 
32
工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
 
33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办法
 
34
针对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审计办法
 
35
网络审计办法
 
36
联合审计办法
 
37
审计意见实施后评估管理办法
 
反腐倡廉预防制度
 
1
工作规则
 
2
董事会议事规则
 
3
党组会议事规则
 
4
总经理会议议事规则
 
5
监事会议事规则
 
6
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
 
7
党组纪检组工作规则
 
8
预算委员会工作规则
 
9
股东大会制度
 
10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1
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管理办法
 
12
岗位职责
 
13
领导班子廉洁从政制度
 
14
廉洁自律承诺制度
 
15
“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16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17
总经理联络员制度
 
18
总经理接待日制度
 
19
领导干部下访管理办法
 
20
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
 
21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管理制度
 
22
领导干部任职及公务事项回避规定
 
23
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主要指日常管理的一些程序)
 
24
企业负责人年薪标准及管理办法
 
25
后备领导人员管理办法
 
26
委派推荐董事、监事、职工董事制度
 
27
领导人员任期及考察的规定
 
28
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规定
 
29
提拔干部和重要岗位干部任职事项投票表决办法
 
30
发展战略及规划管理制度
 
31
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可视情况分别制订火电、清洁能源、综合产业等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32
投资管理制度(应包含投资项目统一编号管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等规定)
 
33
综合统计管理办法
 
34
综合计划管理办法
 
35
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36
经济运行分析管理办法
 
37
营销工作考核办法
 
38
财务管理制度
 
39
资本运作工作规定
 
40
会计从业人员管理办法
 
41
会计核算办法
 
42
会计基础工作制度
 
43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44
预算管理制度
 
45
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46
价格管理办法
 
47
利润管理办法
 
48
电费回收管理办法
 
49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50
资金管理制度
 
51
资金应急预案
 
52
担保管理制度
 
53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54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55
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56
流动资产管理办法
 
57
财产保险管理办法
 
58
融资管理办法
 
59
产权管理办法
 
60
项目前期费资金管理办法
 
61
竣工决算管理办法
 
62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63
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64
股权管理办法
 
65
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66
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67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68
工资分配管理办法
 
69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管理办法
 
70
专家管理办法
 
71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
 
72
员工管理办法
 
73
物资管理规定
 
74
燃料管理办法
 
75
燃料供应商管理办法
 
76
发电用煤库存盘点管理办法
 
77
燃料估价审核管理办法
 
78
燃料计划管理办法
 
79
煤炭订货与采购合同管理办法
 
80
燃料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81
燃料供应预警和应急制度
 
82
燃料采购价格管理制度
 
83
燃料商务纠纷协调制度
 
84
燃料经济运行分析管理办法
 
85
燃料采购调运管理办法
 
86
燃料结算管理办法
 
87
燃料验收与煤场管理办法
 
88
燃料对标管理实施细则
 
89
燃料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90
合同管理办法
 
91
涉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92
机组检修管理办法
 
93
企业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办法
 
94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
 
95
工程进度计划管理实施细则
 
96
工程控制造价管理实施细则
 
97
工程建设质量自评估管理办法
 
98
建设工程质量巡视规定
 
99
工程设备管理办法
 
100
工程对标管理实施细则
 
101
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
 
102
工程及物资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103
工程控制造价管理办法
 
104
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105
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管理办法
 
106
建设工程项目委托建设管理办法
 
107
建设工程工期参考定额管理办法
 
108
工程执行概算实施办法
 
109
工程审查管理办法
 
110
生产工程管理规定
 
111
举报管理制度
 
反腐倡廉惩治制度
 
1
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管理办法
 
2
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3
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4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5
监察部门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实施责任追究的规定
 
6
关于对违反财经规定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
 
7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Qbtlogo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北路66号 邮编:330096

赣ICP备:09007004号 技术支持: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754号

Qweix

绿动赣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