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两个一公里 >> 实践体会

“两个一公里”关键在少数

来源:江西公司火电部      作者:江 波      时间:2020-04-03 11:30:38       【字体:

有个老板让他的下属张三和李四同时去集市,看看有卖土豆的吗?一会儿,李四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问“有多少?”李四没有问过,于是赶紧又跑到集上,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老板又问“价格呢?”。李四委屈地申明,“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过了一会儿,张三回来了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结局相信大家一定心中有数。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客观世界变化万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出现新趋势,在这关键之际,“两个一公里”主题实践活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超前领先需要“头雁效应”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当天气转暖、群雁回家时,雁群在天空中飞翔,最重要的是领头雁。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而头雁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这就是“头雁效应”。

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班组长就好比领头雁,领头雁抢抓机遇意识敏感,能够主动研究发展的机遇在哪里,面对市场竞争、面对未来发展,主意多、办法多,反应快速,做到“快半拍”甚至“快几拍”,事事领先竞争对手一步,便会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的壮丽景观。

超前领先,就要求领头雁,在“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任务面前,自觉、主动、到位,在机遇面前不犯“幼稚病”、“迟疑病”、“懒惰病”,就是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拿出抢抓机遇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从“跟跑”到“领跑”,不甘人后,力争上游,勇闯新路。

最后落地贵在“鲇鱼效应”

渔民捕鱼后,为了让沙丁鱼活着到达渔港,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面放进一条以鱼为主食的鲇鱼。当鲇鱼进入鱼槽之后,沙丁鱼见了鲇鱼害怕被吃掉,就四处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便是“鲇鱼效应”。

最后落地,需要全体干部必须有忧患意识,渔民担心沙丁鱼不能活着到达港口,鲇鱼担心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沙丁鱼担心自己早早地被吃掉,整个环境圈的每一份子都在找寻生存空间,危机与风险无处不在。在奋勇拼搏中冲出一条求生之路,只有一级级干部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知道派什么“活”和怎么派“活”,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和怎么干,把任务细化到每个环节,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一项工作真真落地,公司蓝图才能一绘到底,干部职工收入才能增加,企业与个人才能共成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个一公里”不单单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工作方法,指引着我们要善于从纵向横向多角度、时间空间多纬度、动态静态多形态去判断内外局势,要求着我们干事业要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忧患意识、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执着精神、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定力。只要江西公司的关键少数带好头、领好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踏实走好最后一公里,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一定能实现,江西公司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本文是作者于3月19日在机关党委第1期“云和沙龙”上的发言,沙龙主题为:硬核领先·笃行落地——谈谈对“两个一公里”的认识。作者系江西公司火电部(科信部)专责(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