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二十大专栏 >> 心得体会
来源:景德镇电厂 作者: 时间:2023-03-28 20:35:16 【字体:大 中 小】
人们常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青年的我们,如何回应这份厚望,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未来将至 基础技能要扎牢
搭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第一步,需要我们扎牢基础、积蓄力量。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师傅带我到生产现场去认识设备,我一看就蒙了,设备对不上图纸是普遍情况。几个月下来,一上盘,心就随着几百个数据的跳动不停地小鹿乱撞。我对我自己说,这怎么行,这事儿不能搞不定。于是我就带着问题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每天跟着师傅跑现场,沿着每根管道、每个阀门走遍每个角落,并结合图纸深入现场学习原理和构造,一个疑问都不放过。
2018年10月的一个中班,当时还在化学运行的我正在当班。化学再生人员急匆匆的跑来说:“再生过程阳塔有树脂漏出,步序出现紊乱。”树脂的泄漏直接影响高混的正常制水,如果水质出现问题,机组将无法继续运行下去。我得知情况后,立即查找再生步序,把每一步需要开关的阀门记录下来,主动请缨去现场观察排水时树脂捕捉器内的树脂泄露情况,历经了一个晚上的“蹲点”,终于完成了消缺,为厂里避免了一套树脂近70万的损失。
处理类似的事情让我在专业上一点点精进,凭着能吃苦、肯钻研的韧劲,我在一次次的设备消缺中成长进步。
连接未来 创新实干是关键
未来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全新和未知总是魅力无穷,探索未知、创新实干让我们与未来连接在一起。我一直觉得创新是解决困惑和问题的关键,QC攻关课题是一个很好的平台。2020年,我们在A修时,发现汽轮机存在严重的氯离子腐蚀问题,于是我就跟着各位专家一起研究攻关,为厂里很好的降低了汽水系统氯离子腐蚀的可能性,获得了间接效益300万元左右,更好的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提高混床周期制水量,我连续几个晚上待在生产现场记录数据,分析原因,相关成果为厂里减少了43.2万元的除盐水成本以及46.7万元再生酸碱消耗成本,每年可减少43.2万吨的废水产生,也在江西省第四十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上取得了二等技术成果。
未来已来,不断攀登是信念
有了这些积累,我萌生了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想法。2019年7月,集团公司燃料化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将要进行赛前集训及选拔,我主动报名参赛。一路过关斩将,一举拿下了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也赢得了参加全国电力行业燃料化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的入场券。但是到了全国竞赛时我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众多的参赛选手中,不乏实战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力量雄厚“高手”,自己平常所积累仍然不够。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我就全天学;分析能力不足,我就找机会虚心向前辈请教。实战能力弱,我就刻苦练。集训期间,我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地汲取着知识,实验室里,别人练一遍,我就练三遍,炼到手臂酸痛,大汗淋漓,身上找不到一块干的地方,衣服经常是湿了干,干了湿,一阵风吹来就能闻到一股馊味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取得了个人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也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今年,更是有幸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经历了这些后,我深有感悟,未来已经在你努力拼搏的时候书写成册,我们的每一次突破都萌生出了希望。青年身负重任,作为青年的我们,想要回应这份厚望,就应该在企业扎根、实干、创新、超越,哪里有需要、哪里要开拓、哪里待突破、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我们国家电投的青年!一起肩并肩,共同前进、劈波斩浪!